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综合信息>详细内容

市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勇来基因中心调研

来源:基因中心 作者:张婧琪 发布时间:2022-10-10 13:17:14 浏览次数: 【字体:

10月8日,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勇到基因中心调研,听取了基因中心工作进展和成果成效的汇报,就进一步扩大科技成果影响力做出指示,并对基因中心未来发展提出要求。

冯志勇指出,一是要进一步扩大节水抗旱稻的影响力,着力选育更多优良品种,成为“上海农业科技”的品牌;二是要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寻求新的突破;三是要挖掘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发挥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信息管理平台作用,确保表型鉴定等平台有效运作,要与国际接轨,集中各方面资源,推进节水抗旱稻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

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就中心主要工作和成果成效作介绍,并针对节水抗旱稻未来发展计划及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作用作重点阐述。罗利军表示,节水抗旱稻正朝着“1522目标”前进,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广基于节水抗旱稻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国内和国外目标双线并举,扎实推进。未来,基因中心将继续强化表型组学平台构建与种质资源高通量精准鉴定,深入探究节水抗旱稻遗传机制,完善育种理论,培育突破性品种,推动实现绿色栽培技术开发集成与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种植节水抗旱稻可减少90%的碳排放,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农业新选择,也将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节水抗旱稻方法论。

节水抗旱稻是源自上海、推广至全国各地、走向一带一路国家的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类型,其兼具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可节水50%、节肥30%,减少碳排放90%,极大程度减少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基于上述特性,节水抗旱稻为水稻种植绘就出全新的发展图景:在水田,节水抗旱稻通过水(旱)直播旱管的种植模式,可改变水稻传统种植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在旱地和低洼易涝地,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实现农田增值、农民增收;在山坡地和新改地,节水抗旱稻也将大展拳脚,破解基本农田上山过程中的难题。针对全球水稻发展中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基因中心罗利军团队提出水稻“蓝色革命”理论,即通过创新培育节水抗旱稻,实现旱种旱管的稻作生产模式,使水稻生产摆脱对水的过度依赖,大幅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水稻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可持续生产方式转型。随着全国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并运行,节水抗旱稻的种植模式和发展理念将在更多地区落地开花。

市农业农村委种业处、科教处、办公室相关同志参加调研。基因中心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会。

d2b31bf906794d25b7a047fb3fbeec27.Jpeg

8f7596f30c1343198f97d28f9c37119c.Jpeg

99896abe7e844a35a56601ff92e9b8f2.Jpeg

d38c4e50fb0146448a585cd74845a375.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