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第三届国际干旱大会在上海召开(2)

来源:上海科技报张秀华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3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10月12日,来自世界6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农业科研机构,500多位水资源管理、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抗旱育种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上海,参加第三届国际干旱大会,共话易受旱地区改善农作物生产的综合解决途径,让每滴水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施强华、上海市农委副主任陈洪凡等到会致辞。
     国际干旱大会是国际上农作物抗干旱研究领域最大规模的系列学术研讨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分别在法国蒙彼利埃、意大利罗马举办,取得了显著效果和广泛的国际影响。本届大会由国际著名抗旱研究专家亚伯拉罕·布鲁姆博士和我国著名科学家张启发院士、罗利军研究员担任国际组委会正副主席,上海市农业科-太阳集团城网2018院长吴爱忠教授担任国内组委会主席。
     在现代文明、科学技术极大发展的21世纪,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淡水资源的短缺是一个最关键因素。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因此正在努力进行控制和修复,然而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境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上海市农委和市科委先后设立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支持本市在农作物节水抗旱领域的科学研究,努力选育具备高产、优质、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农作物新品种。但是,农作物节水抗旱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科学问题。抵御农作物旱灾损失的途径包括水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节水灌溉与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节水抗旱能力等多个方面,因此,本届与会代表中既有植物水分生理、农作物抗旱性遗传分析等传统学科的专家,也有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植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等现代生物学学科的科学家,他们将通过跨学科的交流讨论和合作研究,提出这一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获得有效的、综合性的解决途径。
     本届会议将持续到10月16日,从社会经济、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模式、农作物抗旱生理、遗传改良等多个角度对水资源短缺与粮食生产这一命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在并10月17日组织一个水稻抗旱研究的专题卫星会议,交流全球水稻抗旱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协商相关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