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科技兴农联合服务助推长三角农业

来源:文汇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0-1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记者袁祺)上海农科院开发的“沪油”系列油菜、“锦绣”黄桃,如今已生长在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的广阔土地上,为当地农民带来数以亿计的收入;江苏省农科院新研发的生物农药,正为崇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保障;浙江农科院探索出的水蜜桃保鲜技术,则为上海南汇的桃农解了后顾之忧。
  这一切合作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近年来长三角各地间越来越紧密的农业合作。上海农科院副院长顾晓君告诉记者,以2001年成立的“苏浙沪农科院科技兴农联合服务团”(下称“服务团”)为纽带,上海、江苏和浙江之间,如今已经实现了“三院人才一地用,一院成果三地用”的顺畅交流局面。
               人才相通:专家“集群”显威力
  2006年12月,由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农科院共同举办的大型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在上海崇明县召开,来自三地各农业科研单位的一百多位农业科技专家汇聚一堂,展示科研成果,为农民解疑答惑。此外,专家们还分门别类地组成科学养蟹、花椰菜、特色水果、设施蔬菜四个科技小分队,分赴崇明县的四镇四村,将技术送到村口。 
  以沪、苏、浙农科院专家为骨干,“服务团”创建时便已拥有一支300人左右的专家队伍,成员均为各自领域内的权威、骨干。而今天的“专家库”名单,已经增加到了近500人,专家结构更加齐全,覆盖面更加宽广。以此为保障,每一次的农业科技活动,都能够保证参与的专家人数不少于30人,最大可能地杜绝出现服务空白的可能性。
  人才空间的拓展,不仅给区域内的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带来了便利,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农业科研人员在长三角的省市之间互相流动。据介绍,如今上海农科院每年要派出下乡指导的科研人员达六千人次之多,其中到上海郊区和到长三角其他省市的比例,大致是1∶1。如今三省市的科研人员,无论从服务项目还是工作区域上来说,都已经找不到因地域而产生的壁垒感,不少同事都戏称,自己工作的单位,该叫“长三角农科院”才对。
               成果互通:为技术找到舞台
  今年上半年,由上海农科院专家带队培养的低芥酸、低硫甙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7”,在湖州推广了约1.3万亩,上半年亩产量达230多公斤,增产40%左右,创历史新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双低”系列油菜甚至已经“冲出长三角”,迄今为止累计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推广超过1000万亩,为当地农民增收达15亿元。按照上海油菜种植每年不足百万亩的现状,要达成这样的规模,仅仅靠上海,至少需要十年。
  对于农业科技而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必须要上规模。上海有限的耕地面积,决定了它在进行农业成果推广的时候,必须要走出去的现实。江、浙两省广袤的面积、近似的地理条件,无疑是最佳的合作伙伴。 
  不仅如此,江苏省农业科-太阳集团城网2018副院长郑建初表示,长期以来,传统的科技服务往往只侧重于生产中的技术指导,而“服务团”成立后,变产中服务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体化,除了科技支撑外,更把两省一市的科技、市场信息集中起来,及时反馈到各县市,使生产和市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合作壮大:从“三合一”走向“3+x”
  今年七月在上海崇明县召开的第六届苏浙沪农科院科技兴农联合服务团年会上,除了三地农科院之外,还出现了不少新面孔。水产大学的出席,填补了“服务团”专家、技术结构中水产方面的空白;而安徽省农科院的与会,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原本属于长三角的农业科技联合体,已经隐隐然有走向全国的趋势。  
  经过了六年多的工作实践,“服务团”如今走进了相对成熟期,它的成功经验吸引了许多同行业机构的关注,并有越来越多的单位表示希望加入。从创设初期追求的“三合一”的目标,到拥有如今的影响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单位想加入,工作实效是唯一的理由。六年来,“服务团”与各地企业达成了500多项合作协议,其中,接受龙头企业、重点承包大户委托科研项目120多项,作为技术依托申请各类课题200多项,获得资助经费1000多万元。
  2007年迎来了“服务团”成立的第七个年头,“轮值主席”的位置,正好在上海、江苏、浙江间转了两圈。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意识到合作的意义、主动加入到农业合作的行列中来,长三角的农业合作之路,还将走得愈加顺畅。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