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源服务 小土地“长”出大农业——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见闻与思考之四
本报记者 任荃
如果单从gdp、人均拥有耕地等指标来考量,上海农业所占的比例和数量都是很小的,因此一直有“大城市、小农业”一说。但上海农业各级系统始终不忘科技兴农,常年注重对农业的科技投入,逐步形成了以优质的种质资源带动农业发展的新格局,硬是在很小的土地上“长”出了大农业。如今,上海培育的“双低油菜”、“节水旱稻”等已在全国许多地方推广,优质高产的粮食、鱼虾等种质资源已输送到各地。立足科技、面向全国大市场,上海农业成功实现了由小变大,其中的发展之道值得其他许多行业借鉴和思考。 ——编者的话
有人说,上海的农业是“大城市,小农业”,土地资源有限,农业产出有限,先天不足,难成大器。按照习惯思维,此话不假。而若换一种思路搞农业,此番判断又如何?
我们不妨先听听崇明蟹的故事。作为全国第一个超百万亩河蟹养殖县,崇明原本不产蟹苗。近年来,天然蟹苗逐渐枯竭,蟹农们从外地购回的蟹苗不仅产量低,而且质量差,亏损在所难免。最近一两年,蟹农们开始在仿生态环境中培育优质蟹苗,生态蟹苗成了崇明蟹“横行”全国的根本。去年,崇明蟹种产值达2.5亿元,约4亿只蟹苗从崇明“爬”向全国各地。
从卖成蟹到卖蟹苗,崇明农民越来越明白,种子、种源才是致富的根本。根据该县“农业种子种源服务工程”,崇明花椰菜、绿芦笋、糯玉米、白扁豆、香酥芋、大红袍赤豆等地方品种,将被一一提上提纯复壮和开发利用的议事日程。
跳出崇明,放眼申城,崇明人的“生意经”有些意味深长:只要抓住了源头,即便没有土地,一样能“长”出一个生态、高效的大农业。
“地”在全国
根据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定位,申城发展农业的地理空间不大,但潜力巨大。因为,支撑上海农业发展的土地、市场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
在江、浙、鄂、皖等油菜主产地,一种被当地人称作“上海油菜”的新品种悄然走俏。该品种不仅芥酸、硫苷的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达到国际水平,且含油量比普通油菜高出3至4个百分点,平均亩产提高5%以上,收购价高出5%-7%。它就是由上海市农科院专家选育的“双低油菜”系列品种之一——“沪油15”。
解开“双低油菜”这道难题,上海三代油菜专家为之付出了20年。继“沪油15”之后,“双低油菜”新品迭出,从最初上海市郊的24亩到今天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近千万亩,一粒双低油菜籽已为农民增收2亿元。其中,“沪油杂1号”在全国油菜新品种擂台赛中多次夺冠,由此“杀”入了油菜“老家”湖北省,成为该省的主推品种。
走出上海、走向全国,是上海农业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主动服务全国的生动体现。从“申优”系列杂交粳稻到“花培”系列啤酒大麦,从“浦江一号”团头鲂到蛋鸡良种“新杨褐”,搜索各地农田,几乎都能找到“上海种源”的身影。仅上海市农科院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新品种或技术示范基地就有151个,广泛分布于21个省、市、自治区的98个县(市)。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上海农民跳出本土“一亩三分地”,到外省市开创种养新天地。目前,上海已在国内30个省市建立了粮食、奶牛、水产、蔬菜等生产基地,异地种养业生产面积达到230万亩,相当于上海农田面积的40%。
一“种”千金
种源不仅是农业产业的大动脉,也是农业科技的制高点。
市场上,上千公斤的牛最多卖到上万元。但种公牛的冻精,一年就能卖上百万元。上海没有条件养中国最多的牛,却可以养中国最好的牛。普通种公牛0.25毫升/份的冷冻精液,在国内大约每支十几元钱,优秀的种公牛,则可卖到50元到60元。在上海光明荷斯坦奶牛育种中心的销售排行榜上,排名最前的3头荷斯坦种公牛,一年的冷冻精液销售总额就达到483万元。其中,“头号公牛”一年的冻精销售额高达219万元。
种公牛的高昂身价,来自上海奶牛育种中心10多年来的严格“海选”。1995年起,上海先后从加拿大、美国等奶业发达国家引进活牛、胚胎、冻精,极大丰富了上海公牛的血缘,提高了上海奶牛种质在全国的地位。
一“种”千金的背后,是上海农业科技的常年之功。去年,市区两级农业投入达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8%,各类优良种子、种禽、种苗在全国的销售额达30多亿元。“十五”期间,申城共向全国市场提供各类种子种苗400多个品种,粮油、蔬果、花卉、禽畜和淡水鱼等种子种苗基本实现了优质化。
“种”尽其才
卖种源,并非一卖了之。如何用好每粒优质种源?如何做到“种”尽其才?这里面也大有学问。
上世纪80年代起,上海的食用菌技术蜚声全国。依靠申城培育的优质菌种,浙江多个贫困县从此摘掉了穷帽子,成为闻名全国的香菇之乡。然而,由于食用菌属无性繁殖,往往一两支试管菌种就够一个县使用。农民无限量地私自繁殖,菌种质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传统的自然栽培很大程度上还得“靠天吃饭”,产量和质量都不稳定。若改走工厂化栽培的路子,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生产效率可提高40多倍。渐渐地,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专家摸索出一套包含工厂设计、菌种供应、过程控制在内的技术服务体系。换句话说,只要有地方想搞食用菌产业,上海就能为其整体“输出”一座标准化工厂。果然,全国各地上门寻求技术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3年前,世界首例杂交旱稻组合在沪诞生,如今它的推广方式更绝——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提供旱稻不育系,广西、江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省的农业科研部门根据当地环境特点选配最适宜的恢复系,由此培育节水旱稻新组合。不夸张地说,今后,全国每一株杂交旱稻的身上,都可能流淌着“上海血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