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上海市农科院二十五载创新路,育成我国的——糯玉米杂交之“父”和它的大家族

来源:上海科技报 张秀华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5-30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初夏时节,走进崇明东滩,万亩糯玉米基地一派生机。放眼望,高过人肩的玉米杆亭亭玉立着;风过处,翠绿修长的玉米叶袅娜起舞;细看去,掩映叶间花蕾已开始抽雄吐丝。这里栽种的就是以我国首批获国家品种权的糯玉米自交系申w22作父本的沪玉糯3号。
  目前,有着高配合力优势的申w22作为“父亲”已与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玉米品种“联姻”,成为优势亲本,并和多个“优质母亲”成功杂交,育成4个在长三角地区大面积应用的新品种。申w22以其高遗传稳定、高优品质、高配合力、高自身产量,使中国糯玉米杂交选育和利用大踏步地走进了国际先进水平行列。然而,这一段路并不平坦,中国的育种专家整整走了25个年头。
               糯玉米杂交        路在何方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大国,其中,糯玉米,也称为蜡质玉米,原产我国,香甜糯粘,鲜食为主,南方人称之为“珍珠米”。假如最初还只是以外形来描述的话,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丰富合理的营养成分,更被人们誉为保健的“黄金”食品。它有着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当然也是农业调整种植结构、致富农民的新兴产业。 
   然而,干百年来,鲜食糯玉米,也就是在于百户农家的宅前屋后零星种植,虽品种丰富而各具特色,却是品质极不稳定。由于这些农家种遗传背景过于复杂,直接利用选系育成杂交种困难太大。这也是我国糯玉米杂交化育种长期以来一直进展不大的主要原因。 
  1984年,上海农科院育种专家王义发研究员经长期研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糯玉米杂交育种之路:“生态型聚优育种方法”。就是根据我国丰富的糯玉米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生态型特点分类,在明确来源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组建融南、北方不同生态型血缘、性状聚优的基因种质库,再利用基因累加效应,选育出能与多“母”相杂交“父本”。
               找到我国糯玉米    “血缘家谱” 
  攻克目标已定,必须执着前行。王义发和他的团队清楚地知道:百年的育种历史过去了,现代科技要花费巨大的力量去研究杂交系血缘系谱及来源,就是为了要知道其血缘关系和最初的生态环境,以避免现实育种出现盲目和重复。路途漫长而艰辛,没有捷径可走。但是,如果能在糯玉米杂交育种的最初就将中国散落各地地方农家资源进行生态分类,并建立起几个主要系谱种群,这将是中国糯玉米杂交史上留给后人功德无量之举,王义发们义无返顾。 
  这里无法记录下他们生态型寻种之路的坎坷,但是他们把人生最精彩的年华留在了这条路上,硬是把我国数百年来散落大江南北的糯玉米种质兜底搜了个遍,再进行系统研究,首次权威性地将我国糯玉米种质划分为三种生态类型:优质早熟生态型的,“家”在长江下游沪杭嘉湖平原,品质为早熟糯性却产量不高;遗传多样性生态的,“家”处长江上游滇黔桂高地,品质软耐雨耐旱还耐寒;高产生态型,家处辽阔北方,产量高抗性好不糯,只适宜作饲料。
  自此,科技人员找到了糯玉的血缘家族谱,并将南北生态吁中质融合,成功构建了目标性基因库。
               申w22杂交糯玉米    高产“爸爸”
    种质基因,可以说是育种人手心里的“宝”,有了这个“宝”,他们便能长袖善舞,特别是在这基因库里已完成了生态型分类。于是科技人员确立了在此基础上的聚优育种技术路线。科技人员先用一环系选育法稳定南方糯玉早熟优质特性,然后与北方高产抗性的品种进行种质融合;再利用二环系选育法培育优良新自交系;再然后在自交系间实现优异基因连续多次累加。
     也许,对科技人员来说这样的描述过于简单,但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仍显专业。所以,我们只需记住,正是王义发们数十年来,对这不起眼的颗颗玉米,情有独钟,不离不弃,终于选育出了我国首个杂交糯玉米的优质“爸爸”申w22,它自身产量高、配合力高、早熟糯软且遗传稳定。
  今天,在这个“好爸爸”父系家族里,已先后有沪玉糯1号、2号、3号、沪彩糯1号4个“孩子”出生,且都长得特别健壮优秀,并都已通过品种国审、市审的“成人加冕”仪式,目前,这几个“孩子”正在上海、浙江、安徽、江西、云南、福州、贵州、四川、甘肃等全国20多个省快乐地生活着,创产值效益近7亿元,新增经济利润3亿元以上。
  王义发们在收获这些快乐的同时,却一刻也没有放慢在种质创新路上的脚步。眼下,他们又瞄上了“农大108”和“华珍”,他兴奋地说,这两个品种的广适性和稳定性是很耐人寻味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