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科技动态>详细内容

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召开2023年度工作考评会

来源:作物所 作者:孙滨 发布时间:2023-12-21 13:17:36 浏览次数: 【字体:

12月18日,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2023年度工作考评会在奉贤海湾举行。本年度考评会邀请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农科院原院长吴爱忠研究员,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一级巡视员王国忠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朱建华研究员作为咨询专家。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沈秀平,上海市农业科-太阳集团城网2018科研处处长刘佩红等出席会议。体系各专业组组长、试验站站长、专项负责人及项目主要成员50余人参加了本次考评会。

体系各专业组组长、试验站站长和专项负责人依次就2023年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专业组与试验站结合情况、关键节点应用场景示范点指导情况、年度经费使用情况逐一做了汇报。同时,产业经济负责人张莉侠研究员对《2023年度上海市水稻产业发展形势和政策咨询年度报告》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进行了评审。2023年各专业组、试验站和专项协同互作,深度参与制定上海单产提升计划、郊区高质高效创建方案,并深入参与上海郊区水稻生产督查行动,在支撑单产提升及优质米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对接国家级单产提升行动计划,共同致力于郊区水稻单产提升行动方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主持的“杂交粳稻‘申恢26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获的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从种源创新和种子生产上解决了制种产量低和用种成本高的重大难题;杂交粳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升产业规模和种业生产效率,“申优28连续列为上海市主导品种(2021-2024),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中,金山、嘉定、奉贤区示范点均突破亩产800kg,其中金山区871.8kg/亩。“杂交粳稻机械化制种技术”首次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核心示范基地制种平均产量达262.1kg/亩,最高产量达288.5kg/亩,制种单产在全国居于先进水平。

二是围绕地产优质米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继续提高软米种植比例并完善配套肥水运筹技术,稻米品质和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常规软米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应用均达到新高度,成功育成了综合性状优良的新一代软米新品种“太安1号、“沪香粳216以及具有重要潜力的软米新品系“沪香软450、“沪稻香软217,成功利用抗稻瘟病广谱高效基因Pigm完成“沪软1212的稻瘟病抗性改良,2023年上海郊区软米品种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的新高。控制油菜耐低温耐迟播、水稻籽粒形成与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发表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区TOP, IF=11.4)。

三是针对产业技术难题补短板,进一步深度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稻田杂草大发生危害态势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稻田杂草防控由“见草施药”向“预防施药”的根本性转变,不仅提高了杂草防控效果、遏制了抗药性杂草蔓延,而且减少了除草剂使用量、有效降低了杂草防控成本。“养草灭草”技术被列为2023年本市粮食生产督导检查内容,据统计,2023年水稻种植面积约155万亩,进行1次“养草灭草”的田块约占80%,进行2次的约占50%,其中崇明区开展2次“养草灭草”的实施面积达到了45万亩次。水稻恶苗病和害虫综合防控示范区防效显著,新推广浸种药剂“32%乙蒜素戊唑醇”对恶苗病防效可达95%-99%,全市恶苗病发生面积比上面减少17.8%,挽回损失比上年增加26.84%。进一步明确无人机对水稻主要病虫的施药效果和效率,无人机飞防植保、无人机施肥的示范应用覆盖面继续扩大,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全市无人农场建设。

3位考评专家对各专业组、试验站和专项工作都进行了点评和指导,认为本年度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紧紧围绕全产业链生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各专业组、试验站和专项均超额完成了指定任务,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强链、延链作用中亮点突出。专家建议后续工作中,一是继续做好前沿预测性工作,针对气候和前端技术需求,提前布局相关工作;二是继续深化专业组和试验站对接工作,强化学科交流,形成网格化系统合力提升重点场景技术应用。三是精准系统地延长和增强产业链,通过示范点和面上协调带动,提升产业影响力。

体系首席科学家曹黎明总结了本年度工作并重点部署了下年度产业支撑发展目标。刘佩红强调,在重点工作基础上应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年度工作,提炼体系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沈秀平表示,本年度体系有效加强了专业组、试验站的工作联动和合作,围绕上海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建设,针对主推品种示范推广、良种繁育质量控制、优质绿色栽培技术集成应用、草害有效防治、稻米加工保鲜和品牌创建等环节,为郊区优质水稻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产生了良好的合作效应,希望提前布局新的一年全产业链各环节工作和产业技术经济研究。

efdafe81f******399becf3d583da9cb1.Jpeg

ba6748d8ea9949df******14696f814cc.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