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最靓农科人>详细内容

王运圣:甘做一枚能发光的“螺丝钉”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29 14:45:00 浏览次数: 【字体:

我叫王运圣,来自信息所数字农业中心,1997年参加工作,2007年博士毕业来院工作,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也是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党员。

308117b644f34e0ab48d92c0e45c482b.Jpeg

作为一名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职工,年少时“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万丈豪情早被工作冲刷成了缓缓流淌的涓涓细流;“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的凌云壮志早已被现实生活摇曳得七零八落。当我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深吸一口气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我曾经的梦想在哪里?我青春的激情在哪里?作为一名不再年轻的共产党员,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路程,我没有厚厚的证书,没有靓丽的工作经历,但作为众多科研人员中的一位,作为一名想要为三农信息化事业贡献力量的科研人员,我深感荣幸。

我出生在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父母就告诉我将来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那时候就觉得只有进入政府,做公务员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到后来考上安徽农业大学,脚踏实地的农业科研氛围给了我很深的影响,但一开始对学农是有抵触的,一来出生在农村,了解农业的苦;二来我一直以来对计算机技术有浓厚兴趣,因此在上学期间辅修了计算机应用专业,想着以后能跳出“农门”。毕业后有一段时间工作是脱离农业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一步的研究生学习科研经历,慢慢对农业的信息化现状和应用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逐步坚定了走农业和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科研道路。刚开始工作时只埋头为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开发农业相关应用系统,花费了巨大时间和精力去调研需求,想着软件系统能给基地信息化水平带来巨大的提升,但是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就一直在查找分析原因,后来发现农业的信息化工程基础太薄弱,网络不通、硬件没有,光靠软件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信息化工程是农业基地基础性工作,必须在基地建设前提前规划。不同基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工程设计和实施难度大,需要攻克很多的难题。

09ebd8f65be54ce29fdeb04a5ec4da42.Jpeg

刚开始信息化工程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几乎就是个小白,为了解决各基地信息化工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设计和施工问题,我恶补了大量的弱电工程、智能建筑、安防监控、自动控制和灌溉等相关知识,请教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精心设计和组织施工。有人问我,你是不是傻呀,给自己揽那么多杂事儿,做农业信息化工程既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不能发表文章和获得奖项,我总是笑着说没事。因为我发现,为10余家基地设计和组织施工的信息化工程,在基地后来的农业生产信息化应用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庄行试验站设计和规划的信息化工程,为多个课题组的科研中提供了基础性的网络支撑作用。我在开展信息化技术推广的同时,还瞄准农业4.0的智慧农业发展方向,注重智慧农业相关软硬件一体化产品的开发。我和团队一道以实现农业设施内信息采集和环境控制、智能灌溉控制和设施内省力化栽培等目标,集成应用农业物联网、机电一体智能化控制、农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国内外最新前沿技术,重点研发生产上迫切需求,有应用前景的产品。包括智能控制柜、新能源智能农机、智能农业机器人、智能手持终端、智能农业云平台等。目前研究和应用已取得初步进展,多个产品开始推广应用。

回想自己工作历程,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从事农业信息化的科研工作,能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在无数次往返于项目现场与单位,无数次披星载月的赶工,一次次对施工技术的调整与改良,从发现问题到集合众智解决难题,精益求精,不断前行。这些小改进可能微不足道,也不能为基地直接创造效益,但我觉得每一个小小的改进,能够为基地发展多一点点支撑,能让科研工作可以做的更好一点点,那就够了。

像无数农业科研人员一样,农业科研虽苦,但我知道,我们肩扛着大国科研的时代任务,作为共产党员,要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必须努力,必须奋进。我愿做农业科研庞大体系中的永不生锈能发光的那一颗小小螺丝钉。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XML 地图